▲2月9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一户人家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图/新华社


今年春节期间,年轻人“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的话题上了热搜,“断亲”话题再次被热议。据上观新闻报道,有研究显示,年龄越小的群体,和亲戚经常联系的就越少,“90后”大多数人只是“偶尔联系”,而18岁以下就“基本不怎么联系”了。


和师生、朋友这类后天关系不同,以血缘为基础的亲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所谓“断亲”并不是一种断绝亲戚关系的正式声明,而是基本上不和亲戚产生交集,是懒于、疏于、不屑于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社会现象。


按照传统家庭观念,维系“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但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意识到,虽然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舍弃。


尤其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当亲缘关系非但不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慰藉,反而会有形形色色的麻烦、困扰,甚至是痛苦与伤害,“断亲”便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社会流动的加速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让不同的亲戚不仅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域,在职业、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生活格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许多亲戚平日里就很少联系、鲜有交集,是一种“弱关系”,“断亲”只不过是不愿意做表面功夫,将这种“弱关系”以一种更加极致的方式呈现出来。


年轻人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已经成为个体乃至一个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但“宁愿找搭子也不走亲戚”这样的“断亲”,说到底,就是年轻人不愿意被“无效社交”、长辈意志、习俗等束缚,而更加强调个人意识、更加在乎个体感受,基于自己的情感、认同、意愿进行主动选择,彰显了社交理念的主动觉醒。


面对“断亲”,一些人忧心忡忡,呈现出一种乡愁式担忧,为亲情淡漠、关系疏离感到失落,怀恋过去“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实际上,“断亲”反映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无需对其标签化乃至污名化。相反,我们要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利益诉求和精神需要。


从过去的“乡土中国”走向今天现代化、开放性和高流动性的“城市中国”,我们的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家庭往往需要依靠家族、宗族来谋取机会、资源,并从亲缘关系中获得庇护和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文明、法治的进步以及个体和家庭经济的独立自主,就已在此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也为年轻人“断亲”创造了客观条件。


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年轻人并不是不在意传统亲缘关系了,而是在现代社区里,传统亲缘关系已经被同学、同事、同乡,甚至是“兴趣搭子”等新的关系所冲淡、替代。


因此,无需为年轻人“断亲”过分担忧,而找准年轻人“断亲”的社会根源,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渴望与需求,为他们的城市生活融入提供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也是一个成熟、温暖的社会的应有姿态。


撰稿 / 杨朝清(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