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臻)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颁奖词说:“用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边界和特殊性,电影和绘画是他重要的灵感来源……他的作品跨越了众多流派,是二战后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很多人知道汉德克是因为《骂观众》这样惊世骇俗反传统的戏剧文本,也有人是因为他是维姆·文斯德电影《柏林苍穹下》的编剧而了解他。


《骂观众》剧照


《柏林苍穹下》剧照


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文学家、剧作家,被认为是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作家,这位文学大师也是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的获得者,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耶利内克曾说,“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之外,彼得·汉德克极具争议性,他的“说话剧”在戏剧界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生平


1942年12月6日,彼得·汉德克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儿时在景色绝美、林中环湖的卡林西亚长大,令他耽于冥想,立志做牧师,遂上耶稣会学校就读,至18岁终于回心还俗,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但超越凡尘的冲动终究挥之不去,转以文学入替。他参加了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当时亦在其中。
  
1965年,他离开学校,专心写作,转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黄蜂》,描写一个盲人借失明前的记忆重构今日现实。
  
1966年4月,他首次做出引人注目之举。在新泽西普林斯顿由四七社主办的德国作家与评论家大会上,作为最年轻的与会者,24岁的汉德克以一篇字字如匕首与投枪的发言,猛烈抨击作家同行,指责他们除了白痴化与装饰性的文字外,一无是处,只令读者对德国现实产生错误的观感。

两个月后,汉德克颠覆性的“说话剧”(Sprechstuecke)《骂观众》在法兰克福的实验戏剧周上首演,同年10月,另两部说话剧《预言》和《自我控诉》也在奥伯豪森上演,令他引起广泛关注。


《自我控诉》剧照


汉德克颠覆性的“说话剧”完全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说话剧”几无布景、剧情与对白,演员只是演员,而不是剧中的某个角色。他们在台上直接对观众发话,或提问或辱骂,嘲笑他们是傻瓜,甘心坐在剧场里受人蒙骗。



与中国



2016年“小镇对话”


他曾于2016年到访中国。受乌镇戏剧节的邀请与艺术总监导演孟京辉进行了一次“小镇对话”,在谈到《骂观众》当时的创作时,曾表示“当时我还在奥地利学法学,当时我的第一个女朋友是一个演员,所以我出于自愿还是不自愿,常去剧场,看剧本。但我其实不太愿意进剧场。我更愿意做一个读者而不是观众。由于当时我常去剧场,所以就有一个想法:对剧场表现的幻象做一个游戏性的创作。本质上来说,我觉得我是一个散文作家,写的都是散文和史诗性作品。但我的出版商告诉我,你不能以出书活着,你要写剧本。也为了自己的自由创作,我开始了这部作品的写作。”


汉德克觉得,自己并不能算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剧作家,戏剧只是他写作的一部分。从2013年开始,汉德克的作品被逐渐翻译成中文由世纪文景引进出版,迄今已出版了九卷本的作品集。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许乔洋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