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年关将至,异乡游子的心也开始躁动起来。

 

但,这个春节,注定有很多人不能回乡,留在他们工作和生活了一年的城市。

 

疫情的再次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行程。回乡的“摩托大军”、人头攒动的车站码头或许不再似往年那样壮观。

 

迄今为止,已经有29个省市区,倡议人们就地过年。北京也同样发出倡议,非必要不出行不返乡。北京,这个往年春节常常会变成“空城”的城市,或许今年会变得不一样。

 

城市是什么?是现代文明的结晶?是生产发达的标志?是人烟辐辏的中心?是拥挤繁忙的都会?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对于城市的理解,但很少有人说,城市是灵魂的故乡。

 

20年来,中国的城市膨胀了一倍,城市人口从原来的4亿多人,变成8亿多人,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60%4亿人离开乡土,走进城市,他们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社交,但每到年末,他们都会踏上归程,像候鸟一样,回到他们出生的故乡,哪怕他们已经远离故乡很多年,哪怕故乡已经不是他们记忆中的模样。

 

这是一个农耕文明在现代化转型中最后的倔强,人们离开家乡的时间太短了,短到还不到一代人,他们进入了城市,但还有父母、兄弟、亲戚留在乡村,他们人生最初的人际关系,也还留在乡村。

 

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留下的遗憾,我们的城市化太快了,快到新建的城市,还不能安放人们的灵魂。所以,即便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生活,但很多人仍是城市里的漂萍之人、他乡之客,他们从来也没有把城市当作故乡。每到春节,那些变成“空城”的大城市,那些乡间突然多起来的各种小汽车便是例证。

 

然而,有没有可能让人不断地流动,也可以让人不论流动到何处,都有故乡的感觉?疫情限制了许多人年关回乡的设想,但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把他乡变成故乡的机会。况且许多城市诚意留人,用心留人,有企业提供年夜饭和红包福利,有地方增加物资储备丰富节日市场、提供消费券、景区减免票价……这些暖心之举或可缓解思乡之情。

 

可能,有人已经外出一年,家乡还有留守的父老妻儿,等待着一家团聚,畅通的现代通信技术,多少能弥补一点儿难以见面的遗憾,但即便如此,天伦里的那杯热酒、街巷间那句问候、儿时玩伴的那场欢聚……依然是乡关、是乡愁。

 

一头在城市、一头在乡间,这或许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但是当你把他乡当成故乡,站在他乡遥望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原来楼宇间的花草树木跟故乡山水间的并无二致,他乡也就成了故乡,情感认同有时也很简单。

 

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留在城市过年,那么这个年过得是不是也别有一番滋味?新京报记者将采访一些留在北京过春节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故乡,来自不同的行业,都是为自己、为家人打拼的普通人,在他乡过大年,他们会有怎样的遗憾和怎样的收获呢?请听他们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