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因“7·20”特大暴雨灾害停运的郑州部分地铁线路恢复载客运营。图/东方IC


9月12日,在因“7·20”特大暴雨停运53天后,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城郊线首次恢复载客运营。到9月15日,除14号线一期外,郑州地铁其他线路也将恢复运营。

 

地铁是现代化大城市的符号和标志。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下大力气改善公共出行,修建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更多人得以享有这种方便、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郑州地铁重启,市民通勤逐步恢复正常,意味着这座城市在真正复苏。

 

经历了暴雨洪涝灾害和疫情的双重考验,郑州市民值得拥有这样的时刻:这种城市的烟火气息,带着“河南烩面”独特的风味,朝着人们款步归来,这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画面。

 

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地铁对运营的精准性、安全性提出极高要求。几乎在每一座开通地铁的城市,地铁运营出现不正常状况,都会登上这座城市的“热搜”。整座城市的地铁系统停运53天,意味着全体居民的出行方式、通勤习惯都要为之改变。

 

然而,这却是必要的整改与完善。据报道,在停运期间,专家评估组从受损设施设备更换修复情况、系统联动测试、应急管理、卫生防疫、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专项演练、空载运行等多方面对实现空载运行的线路运营系统进行了严格、全面的安全评估。


此前,郑州地铁因特大暴雨造成惨痛的人员伤亡事件,暴露出地铁运营管理的漏洞与不足。交通运输部要求运营单位要充分汲取雨水倒灌事件教训,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预案,“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应坚决停运”。

 

如今,随着各项整改到位,郑州地铁恢复载客运营。可以相信的是,那场暴雨留下的惨痛教训,将成为郑州地铁系统长久的安全提醒。未来,运营方在应对突发紧急情况时要更加果断,对地铁临时停运、人员疏散与救援的准备措施要更加充分、行动步骤要更加熟悉。

 

吃一堑,长一智,长达数十天的停运,是为了社会公众更长久的安全。而地铁这种现代通勤方式早已深入人心,所有人都期待公共交通更便捷、城市运转更有效率。可以看到,在等待地铁恢复运营的日子里,不少郑州市民对此也是翘首以盼。这种民意当被倾听,毕竟,一切整改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郑州作为省会,无疑是河南省的名片和“排头兵”。而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的历史沿革和发展面貌更是河南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传统与现代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城市生活才更美好,人们的生活才更幸福。而这也当体现在包括地铁交通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中。

 

此时此刻,当旅客通过地铁闸机的声音重新响起,意味着市民日常生活的逐渐回归,一座城市恢复了原有的节拍,也让人们体会到安全、有序、平静的城市生活是如此美好。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 王钟的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吴兴发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