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


外资“增量提质”是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作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有哪些吸引外资的高水平开放举措?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他透露,经开区正在酝酿出台“外资十二条”,推进外资利用规模倍增发展,促进外资企业发展能级提升、业务结构优化,强化外资企业产业生态联结。


“外资企业是经开区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之前你提到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是2023年经开区一个重点工作任务,那么在引进外资方面,有没有什么产业侧重?


孔磊:外向型经济是经开区的主要特征之一,外资企业是经开区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今年我们聚焦“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外资工作体系的部署优化,将全面提级经开区外资招商引资、外企服务管理工作力度,探索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


产业侧重方面,经开区将围绕“421”产业体系,重点突出“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两条主线,推进全球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发展、融通发展。


首先,更加聚焦先进制造。“421”产业体系中的“4”是指经开区长期以来专注发展的、系统积累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汽车、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这期间包括了一批又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部署的重点项目,与我们持续穿越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创新周期。下一步,我们将靶向加强国际创新成果的孵化、中试、转化合作,持续引进龙头企业旗舰项目、创新企业前沿项目,更好推动国内国际资源交互发展。


其次,更加侧重高端服务。当前是经开区推动工业形态的项目集群向城市形态的创新雨林转变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按照“开放融合、群体跃进”的发展思路,提出做优高端服务业及科技文化融合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与四大高精尖产业共同构成相互融合的“421”产业生态体系。我们将以“两区”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投资环境,将推动外资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机构更多参与亦庄新城建设、参与高精尖产业生态服务,推动形成多维、多元、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们正在酝酿出台‘外资十二条’政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经开区在准备出台政策来支持外资企业落地?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最值得期待?


孔磊:当前,经开区正在加速优化适应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我们以政策工具箱体系为基础,以企业需求清单为指引,建立了标准化、结构化、系统化政策工具箱,构建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普惠型政策、企业共性需求的要素型政策、战略性项目“一事一议”的特殊型政策三级政策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酝酿出台外资十二条政策。“外资十二条”将以与外资企业达成更高战略共识为导向,按照上规模、提层级、优结构、促联结四个方面,为外资更大力度参与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护航。一是推进外资利用规模倍增发展方面,我们将支持外资企业地区总部、功能总部落地,支持新产能、新产线布局,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长效发展;二是推动外资企业发展能级提升方面,我们将围绕机构能级、制造能级、研发能级,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助力外资创新型母工厂、先进制造单元、开放创新平台等高精尖代表项目落地;三是推动外资企业业务结构优化方面,我们将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服务业创新发展,共同探索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拓展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四是强化外资企业产业生态联结方面,我们将鼓励外资企业加强与首都科研院所合作、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和上下游供应商 合作。


值得期待的政策亮点,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这项政策包将包含系列聚焦高精尖的外资促进首创政策,涵盖了母工厂、开放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二是这项政策包是以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站位来制定的,我们将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到“三城一区”科技合作和京津冀供应链合作;三是政策兑现方式上,我们将积极探索“免申即享”模式,即通过对区内企业信息数据与有关政策的筛选对比,确定符合政策兑现条件的企业后,将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地送上门,企业无需提交材料,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扶持资金。


“经开区围绕推动深化改革走向纵深,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经开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会给外资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孔磊:经开区围绕推动深化改革走向纵深,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了在新一轮外资招引中继续保持优势,经开区成立了外资外企服务专班,建立了外资企业工作机制,成立经开区企业协会外商投资企业分会,让更多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让市场主体对经济重振充满信心。


我们探索引进国际化高品质服务资源,面向外籍人士创业、工作、生活,持续整合高级人才认定、医疗、出入境签证等服务资源。建设满足国际人才归属感的高品质复合型社区,构建多点布局的国际人才公寓服务体系。围绕提升社区环境、增加国际化配套、营造国际化文化氛围等方面,推进国际人才社区示范街区建设;推动国际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推进与同仁医院合作设立国际医疗部;推动保华国际教育园二期建设;搭建与国际接轨的生活服务配套体系,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创新企业在经开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马榕 编辑 陈莉 岳彩周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