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重点安排了哪些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重点和关键?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万龙。林万龙表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全面准确地理解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内涵,也就读懂了整个2023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万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农业强国,今年一号文件最重要关键词

 

新京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在你看来,这份文件有何特点?

 

林万龙:总体来看,我国的三农政策保持了一贯性和连续性。比如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两个底线和三项重要任务,两个底线中,粮食安全的底线、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这在2023年的文件中都有继续强调,即文件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其中,第一至第三部分的核心是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文件第四部分强调了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提出的三个重点任务是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在今年的文件中,分别构成了第五至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的核心内容。

 

新京报: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两个底线、三项重点任务有何进一步的变化?

 

林万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体现和落实了二十大精神,并指出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路径,在文件的一、二、三部分中,除了对粮食安全保障的工作做出重要安排之外,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可以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未来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都可以用这个关键词统领起来。必须清楚,农业强国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农业现代化,还要求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粮食安全的底线必须坚守,并以此为前提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要在守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还要通过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这些都共同构成了农业强国建设的本质内涵。

 

五大方面,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

 

新京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如何理解这五个方面的要求?

 

林万龙:文件的五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任务和特点,具备这些特点,才是真正的农业强国。具体来说,供给保障强,首先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科技装备强,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全球的农业强国,都是依靠科技逐渐强大的,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80%,甚至更高。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近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达到了61%以上,但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我们可能都知道全球农产品出口值最高的是美国,但是哪个国家是第二名则可能不清楚。排名第二的是荷兰,荷兰那么小一个国家,却有那么高的农产品出口值,靠的就是科技,单位投入的产出非常高。我国未来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重要基础,尤其是原创性科技的突破,可能是我们打破资源瓶颈的关键。

 

新京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是否也是经营体系强大的途径?

 

林万龙: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同时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一定是适合国情的,过去我国的小农户经济,曾经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在今天,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也需要有新的经营体系,适应和以往不同的市场竞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经营模式。这些经营主体都是专业的农业生产单位,和过去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强调和推动分工协作、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补上专业化生产所缺失的部分,完善整个生产链条。更进一步的是,通过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使得农业产业具有更强的韧性。

 

农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链条,并不只有农业生产环节。举例来说,经常说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全国人口的1%左右,但其实这只是生产环节的,如果加上产前产后各个环节,如种业、肥料、加工、储藏、运输等,在美国劳动力中的比重能占到20%。所以,增强产业韧性,是强大农业产业不可忽视的部分。有了这些基础,也就有了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农业强国的建设,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才是真正的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一票否决”的关键指标

 

新京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你认为当前的关键在哪里?

 

林万龙:准确理解农业强国的建设,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因此势必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第二,农业强国的建设,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农业强,而是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

 

新京报:建设农业强国,怎样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结合起来?

 

林万龙:二十大报告中,描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也必须体现在农业强国的建设之中。我以人口规模巨大和共同富裕两个特征来加以说明。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在农业强国的建设中,也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举例来说,我国的总人口,比经合组织中38个国家的总人口还多,但我们的耕地却非常有限,这一特征决定了,在农业强国的建设中,粮食安全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可以说,不论农业强国怎么建,粮食安全都是具有“一票否决”性质的指标。

 

另外,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美国式的大农场发展模式,必须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特征之二,是实现共同富裕。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会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乡村。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如今已经超过60%,未来仍然会不断提高,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还是会有几亿人居住在乡村。所以,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如果不以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很难说是成功的。

 

新京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否也需要规模化,应该是怎样的规模化?

 

林万龙: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美国的规模化不一样,是适度规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小农户甚至稍有规模的农户,都不太可能购买联合收割机,但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就可以让小农户也用上联合收割机,帮助小农户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当前我国东北、华北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高,全国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7%,这其中,社会化服务组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同富裕,农业强国必须有利于农民发展

 

新京报:你提到农业强国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有何联系?

 

林万龙:农业强国的建设中,不只是要强农业,而是“三农”都要强。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为什么要同步推进?因为农业的强大,不光有生产一个环节,在生产之外,还有加工、流通等一系列环节,只有整个农业链条强大了,农业强国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新京报: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林万龙: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模式上,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使广大农民和广袤乡村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

 

新京报:农业农村要实现现代化,那么农民的现代化如何实现?

 

林万龙: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个特征,即共同富裕。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利于乡村居民的发展,同时,必须坚决防止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而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同步提高的情况,要促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中国气质,农业强国是多元与开放的

 

新京报: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在粮食安全、共同富裕之外,还有哪些特点需要注意?

 

林万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促进农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进步。物质文明方面,农业科技进步是关键。促进农业物质文明,必须将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科技充分运用于农业领域,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精神文明方面,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一定要充分关注并挖掘、利用好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农业中所蕴含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优秀农业文明,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同时,还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智慧农业。要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将农业建设成绿色产业,将乡村建设成宜居之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京报:近年来,全球局势不断变化,建设农业强国是否也有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作用?

 

林万龙:建设农业强国,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农业,而是要求我们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既要立足自我、防止受制于人,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提高发展效率。可以说,未来的农业,仍然是开放的农业,也依然要加大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教育理念和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农业走出去力度,尤其要把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助力这些国家的农村减贫和农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

 

巩固脱贫,“监测户”群体被着重强调

 

新京报: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后的第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有何新的变化?

 

林万龙:今年的文件在第四部分全面布置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重点关注“脱贫户”不同,今年特别强调了“监测户”这个群体,这一群体事关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新京报: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林万龙:过渡期两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对每个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家庭实施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监测户,即为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中的那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也就是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本对脱贫户的普遍关注,到重点关注那些真正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家庭。这些家庭,既可能是那些虽然脱贫了但是仍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也可能是原来不是贫困家庭、但有致贫风险的家庭。

 

新京报: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林万龙: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后,我国设立了五年过渡期,通过五年的时间,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同时接续乡村振兴。今年已经是过渡期的第三年,可以说到了中局,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巩固之后,一些家庭脱贫之后逐渐稳定,这样的家庭慢慢将不再是重点帮扶的对象。而那些经济脆弱、返贫风险高的家庭,或者原本的非建档立卡户,或是遇到突发困难有返贫风险的家庭,将成为巩固脱贫工作成果中重点帮扶的对象。

 

乡村建设,要兼顾生活、生产、生态

 

新京报: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提法与往年为何有所不同?

 

林万龙: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三项重点任务之一,文件提出并强调了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从宜居的角度看,包括继续加强乡村基础建设水平,继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改造等,都做出了非常详细和具体的安排,并且提出了许多需要规避的风险,如立足乡土特征、防止大拆大建等。从宜业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人口就近就业、提升收入的主要途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些年来,乡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一直都是三农工作的重要部分,今年的文件也同样在产业发展领域做出了很多详细的部署。从和美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乡风文明的建设等。

 

新京报:乡村建设的内涵该怎样从宏观层面理解?

 

林万龙:宜居宜业和美,三个方面,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生活、生产、生态,所以在乡村建设时,不管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公共服务的提升,抑或是文化的建设等,最终都会面向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是乡村在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