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官手记:它依然能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的味道


说到冬季吃食,你会想到什么?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对北方人而言,冬储大白菜会是那个能唤起人们共同记忆的味道。

 

最近北京气温骤降,冬储大白菜集中上市,“城市体验官”去菜市场和超市转了转,发现如今卖冬储大白菜的地方越来越少,市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车一车地往家里运大白菜了,更多的是随吃随买。但是一聊起冬储大白菜的故事,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人也有说不完的话。

 

白菜是中国地地道道的本土菜,考古发现,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就找到了白菜籽。历代文人对于白菜也不惜笔墨,陆游的“春泥翦绿韭,秋雨畦青菘”,杨万里的“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都是透过白菜来描绘那平淡雅趣的田园生活。

 

作为一名“95后”,在我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里,北京市民都已经不再需要为冬天吃什么蔬菜而发愁了,温室大棚、冷链运输的普及,让任何季节、天南海北的蔬果都可以被端上冬季的餐桌。

 

不过,北京人对于冬储大白菜仍然有一种情怀。父辈们曾说,他们小时候,冬天的蔬菜基本就是白菜,冬储白菜只要开始售卖,胡同里就都是借三轮车往家拉白菜的忙碌身影,一个冬天每家每户至少要囤上几百斤。

 

白菜的储存更是颇具门道,一般置于室外背风的窗根下,有条件的则会盖一间小菜窖。冬储既不能让温度过高,也要避免太冷,码放白菜时,每棵之间都得保持一定的通风空隙。若是赶上冬日暖阳,还要把白菜抱出来晒晒。

 

论及如何烹制冬储大白菜,各家都有各家的做法。拿我们家来说,小时候姥姥会将白菜帮子切成丁,配上香油、酱油、醋调制而成“三合油”,略撒白糖,腌制半小时,一道冬季美食就完成了,咬上一口,仿佛回到了收获的季节。总的来说,白菜在北京人眼里就是“咋做都好吃”,连涮肉也要用一盘白菜来收尾。

 

我一直在想,在冬季蔬菜已能得到充分满足的现在,为何冬储大白菜依然能在北京市民的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或许,它让人们回想起了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家家户户囤白菜的热闹场景,回想起了寒冬时节一家人围在一起做饭的温暖画面;又或许,我们喜爱的只是白菜本身的清香与甘甜。

 

俗话说,白菜豆腐保平安。咱们老百姓吃的就是个温暖和踏实,以及简单烹饪就能对当下生活巧妙点缀的乐趣。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景如月 李欣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