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钢铁宣布具备圆珠笔笔头“笔尖钢”批量生产能力,分析称市场不大或致难有“后来者”跟进

  能生产飞机汽车,却生产不了小小笔头的“圆珠笔头之问”一度难倒了中国制造业,1月10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目前,太钢已具备圆珠笔笔头“笔尖钢”批量生产能力,未来两年将有望完全占据国内市场,替代进口。受这一利好的驱动,太钢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太钢不锈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15%。

  一年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西太原钢铁煤炭行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事实上,符合性能的圆珠笔头在2014年12月就已经研发出来了。”1月10日,制笔企业贝发集团总裁办主任张雪莲告诉新京报记者。

  2011年,科技部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拨款近6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针对中性墨水制造、笔头不锈钢线材、加工设备等开展科技攻关,太钢和贝发集团均是该项目的合作企业。该项目最终于2014年12月通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根据太钢提供的资料,中国每年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是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每年需要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特殊钢材。若采用国内的设备和钢材,圆珠笔企业的成本无疑会下降很多。

  圆珠笔中“圆珠”的效用

  在书写时,通过重力作用,笔管内的油墨落在圆珠的内侧表面

  在球座的保护下,圆珠带着油墨旋转至外侧

  旋转至外侧的圆珠落在纸上,留下印记

  在球座的保护下,着墨完毕的圆珠转回内侧再度吸取笔管内的油墨,进行下一轮书写

  1 生产圆珠笔头有多难?

  1月10日,太钢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笔头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

  进行这样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这对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细分来看,圆珠笔的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两个主要部分。根据公开资料,目前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能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只能依靠瑞士、日本等国家进口,这使得我国制笔行业长期处于加工组装的产业链最低端。

  由于技术保密原因被日本等国牢牢掌握在手中,攻克技术难关只能靠不断测试。

  “研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成分的配比从几十公斤开始练,经过持续数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又经过十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10日,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在接受山西卫视采访时表示。

  受这一利好的驱动,太钢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太钢不锈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昨日,太钢不锈报收4.65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20%,两个交易日内上涨超过了15%。

  2 为何多年没有企业主动“试水”?

  虽然制造工艺困难导致中国迟迟无法自主生产圆珠笔头,但在贝发集团总裁办主任张雪莲看来,企业研发动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说实话,笔头用不锈钢线材并不是中国研究不出来。这种不锈钢线材是一种特种钢,市场并不大,只有我们做笔头的在用,还没有广泛应用在其他行业上。虽然我国目前每年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但这些笔头并不会用掉多少吨钢铁。可能太钢一炉钢就够我们企业用一年的了。”张雪莲说。

  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制笔行业规模较小,一年也用不了多少不锈钢材。但是对于太钢这样的大企业来讲,如果没有外力,并不会主动地去研究,因为付出很多投资费用,研究完以后,一年只要做出几炉来就够用,从经济上来讲不怎么划算。”

  3 国产圆珠笔头能省下多少成本?

  众所周知,圆珠笔头生产工艺是德国、日本等海外制笔企业的核心机密,在此前的发展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尽管曾有中国企业涉足这一领域,但由于技术缺乏,所生产的圆珠笔头问题频出,远远达不到行业标准。

  太钢方面表示,此次太钢在数年研究和摸索中,解决了易切削钢丝等核心难题,让其在切削后性能仍然保持良好,与圆珠笔芯完美结合,成功制造出圆珠笔头。

  “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的成功,也打破了圆珠笔头行业垄断。”1月10日,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国清表示,国内市场每年生产的圆珠笔,需要用每吨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头的钢材,付出外汇1000多万美元。而一旦笔尖钢国产化实现的话,将大幅度削弱制造成本。

  张雪莲告诉新京报记者,从日本或者瑞士进口一台不锈钢笔头生产设备需要约400多万元人民币,进口国外的不锈钢线材大概每吨需要12万元人民币。而实验成功后,符合标准的国内不锈钢线材和国产不锈钢笔头生产设备也会便宜很多。

  4 国产圆珠笔头能否替代进口?

  尽管从钢材市场而言,圆珠笔头所需要的体量无法和钢铁行业其他领域相提并论,但王国清认为,作为突破垄断行业的“高精尖”产品,其实际意义仍然大于形式意义。

  王国清表示,据她掌握的价格数据,目前笔尖钢的价格已从原来的每吨12万元下降到每吨9万元左右。

  “虽然设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但是距离产业化和大批量的生产仍然有着一个过程,同时我们也面临市场的宣传推广问题,有时国外的客户会指定采用国外的材料。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材料肯定会被更多人所接受。”张雪莲表示。

  王国清还认为,太钢的行为也给了行业其他从业者一种启示。此前国内钢厂所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大需求方面,比如说建筑钢材、板材方面,导致行业产品过剩。

  “圆珠笔芯问题折射出了中国钢铁困境,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产能过剩,但同样钢铁行业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新伟曾公开表示。

  5 会有“后来者”加入圆珠笔市场吗?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太钢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之后,网络曾有“建议其他钢厂跟进,涉足圆珠笔头制造”的意见,但王国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贸然跟进的可能性太小,本来市场就不大。”王国清向记者解释,尽管会有部分钢厂觉得这是个全新的出路,但事实上,圆珠笔头市场相对整个钢铁行业而言,太过微小。加上如今市场已有成功企业,无论在发展还是推广上都占得一定先机。如果仅仅单纯跟进的话,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据中钢协公布的2016年1—11月钢材进出口数据显示,在高端钢材品种进口方面,国内仍是小幅增长趋势。

  “尽管我国所生产的钢材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同质化的中低端钢铁,而在高端钢材领域,仍然需要大量进口。”提及当前钢铁来源,王国清无奈地说。

  工信部在印发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中提出,中国钢铁技术在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电力航天航空等高端产业领域仍急需研发和突破。

  “中国钢铁企业在这几块领域中,目前确实存在无法突破的局面。”王国清表示,例如,在海洋钢铁领域,传统钢铁在钢板拼接时会出现裂纹,这使得海洋工程需要高止裂性能厚板;船舶底部长期被海水浸泡,需要高锰耐蚀钢;大型客船四处游弋,需要极寒与超低温环节船舶用钢,以及配套焊材。目前,国内钢材技术在这一领域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

  采写/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覃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