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受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影响,6月11日夜间至14日,南海中部、北部将出现4米以上的巨浪过程,其中台风中心经过附近海域将出现狂浪区,海南东部、广东西部近岸海域将有大浪以上过程;同时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将出现台风风暴潮过程。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11日)下午发布24小时海浪黄色警报和风暴潮蓝色警报。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于6月11日8时在南海中西部海面上生成;14时其中心位于海南三沙市(西沙永兴岛)附近的海面上。据中央气象台预计,“蝴蝶”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将于13日凌晨至上午登陆海南岛南部沿海,可能于13日夜间在广东西部至广西沿海再次登陆。

 

海浪方面,预计6月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南海西部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近海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海南东部、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5到3.8米的大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广东西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蓝色。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在上述海域作业的船只要注意安全,沿海各有关单位要提前采取防浪避浪措施。


海浪警报(黄色)。国家海洋预报台供图


风暴潮方面,预计6月12日上午到傍晚,海南岛东南部和北部沿海将出现20到50厘米的风暴增水,广东阳江到雷州半岛东岸沿海将出现30到60厘米的风暴增水。广东省茂名市和海南省海口市的风暴潮预警级别为蓝色。上述岸段正处天文大潮期,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请沿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风暴潮的应急准备工作;各涉海相关生产单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组织渔船、养殖渔排、养殖场等做好防御工作;加固沿海渔业养殖水产设施和渔港设施,做好防潮准备。


风暴潮警报(蓝色)。国家海洋预报台供图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