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一样,明德广场上又矗立起一张巨型的火车票,这是新时代的列车始发站,是永远的延安,下一站是无限的辉煌,祝大家前程似锦!”6月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前,一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毕业典礼正式举行,校长刘伟向毕业生们送上了祝福。
 
记者了解到,该校2909名本科生、4343名硕士研究生和920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掀开人生新篇章。

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未能在现场参与毕业典礼,学校承诺,欢迎未能参与毕业典礼的学生在未来任何一年,重返校园,参与毕业典礼。

八千余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顺利毕业。图/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博

校长寄语毕业生三个“不辜负”

“疫情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你们乐观向上,直面挑战,在经历中学习、在抗疫中成长,彰显了新时代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底色。”刘伟表示,作为师长,由衷地为大家感到骄傲。
 
刘伟说道,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勉励大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载入中国人民大学史册的光荣时刻,至今都让大家难以忘怀。
 
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人大人”,刘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送上三个“不辜负”。
 
“不辜负你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刘伟表示,一个人无法选择时代, 但时代可以造就一个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风云际会给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以建功立业的机遇,同时也是大浪淘沙的考验。希望大家既要择高处立,更要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实事求是找方法,临危不惧解难题,做无愧于时代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辜负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刘伟表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只有扎根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绝的力量。”未来无论是到艰苦的岗位上“淬火”,还是被撒到基层“墩苗”,都要脚踏实地,向下扎根,向阳而生,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让人大人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成为一生的誓言和承诺。
 
“不辜负你们成长的青春韶华。”刘伟说道,人生不过百年,青春更是短暂,人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作为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新一代,希望你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从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吸取智慧,增添力量,坚定理想,筑牢信念的压舱石,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

毕业典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图/中国人民大学

再现《陕北公学》经典画面,激励毕业生“一起向未来”

“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学校专门设置了一面合影墙,上面印着毛泽东在陕北公学成立时的题词。这段一百多字的题词穿越85载时光依然振奋人心,彰显着人大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政治规格和精神品格。毕业生纷纷将在人大的最后一张照片定格在这里,寓意着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表示,从今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成立时的题词,将成为所有人大人的“最后一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创作编排了原创大型话剧《陕北公学》,讲述了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艰苦创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故事。

毕业典礼现场再现了《陕北公学》的经典画面。图/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博

“我是陕北公学第一期学员……”“我是陕北公学第二期学员……”在当天的毕业典礼上,《陕北公学》剧组的同学们从毕业生中走出,以情景演绎的方式,带大家重回85年前陕北公学的前辈们学成出发、奔赴前线的历史画面,用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激越毕业生一起向未来的力量。

典礼上,全体师生以合唱《我的祖国》的方式,共同表达对乔羽老校友的深切缅怀,用歌声传承人大情、弘扬爱国志。

记者了解到,毕业活动中,学校首次为全体毕业生分时段组织学位授予仪式,来自28个学院的教师代表为全体在校毕业生“一对一”拨穗;首次在毕业典礼前设置致敬青春的草地歌会,首次为全体毕业生设置校园打卡地图,让毕业季成为师生主场的青春纪念册,为毕业生留下最美人大记忆。

全体师生合唱《我的祖国》缅怀乔羽老校友。图/中国人民大学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